产品包装管理制度(收集3篇)

时间:2024-08-21 来源: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文篇1

关键词质量隐患;采样;检验

中图分类号TS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9-0123-02

为消除食品包装中的质量隐患,国家实施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市场准入制度,通过科学设定市场准入的“门槛”,从源头上规范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强化监管,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劣质产品生产行为,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保障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质量,促进食品包装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过程中,质检部门及相关机构、人员扮演实施主体的角色,享有受理、审核、检验、批准、监督等多项权利。针对检验这项权利,依靠的是国家标准及相关其他标准。可以说,标准时检验工作的根本,是反映产品真实质量情况的依据。那么,只有标准的内容科学公正,检验结果才能确实可信。

标准GB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1)“该标准使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各种原纸,包括食品包装纸、糖果纸、冰棍纸等卫生纸标的分析。”;

2)“以无菌操作称取试样25g,剪碎,置无菌广口瓶中加无菌生理盐水225ml”。

对此,存在以下问题:

1)检验对象为直接接触食品的各种原纸,若将样品以“称样、剪碎”方法检验,则造成包装用纸里、外不分(里面是直接接触食品的部分,应该监控这部分的微生物指标;外面是接触台面、地面、操作人员手部等的部分,不应该将此作为检验微生物的样品),其不能反映直接接触食品部分的微生物情况。对食品各种包装纸的检验也要有明确的说明和标准的要求。标准GB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基本的检验依据不能笼统的概括,这样的表述对检验人员造成误区,不知食品包装纸的“里”、“外”有何区别,不仅对食品包装用纸检验结果判定不准确,而且也会影响到食品的卫生,对消费者不负责,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2)以称样法采样,忽略了食品包装纸的厚度的影响,包装用纸的密度和厚度不等,从而相同质量(称取25g)里面积不同,就可能造成检出率有差别;

3)采样部位不明确,尤其是原板纸、食品包装箱等。因此样品的采取、保存及运输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样品的检验结果是判定该食品卫生以及食品包装纸卫生质量优劣的依据,样品的检验结果还关系到生产部门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安全,所以样品的采集和送检是很重要的,它是检验微生物工作的前提。如原板纸属于食品包装用纸的半成品,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成型加工,那么直接接触食品的部分不明确,从而无法确定采样部位。食品保包装箱一般来说不直接接触食品,另外,其顶部和底部无法区别,从而无法确定采样部位。所以对食品包装用纸(箱)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其卫生的严格要求,才能对食品包装用纸有明确的采样部位和检验方法。食品包装箱和食品包装纸不一样,食品包装箱一般不直接接触食品,而食品包装纸是直接用来包装食品的,一定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实施防范措施;

4)类似于纸板、食品包装箱等这类质地较硬的产品,由于无理想的无菌采样工具,造成取样困难、取样过程易污染(无菌采样的过程要求准确、迅速)。

综上所述,造成检验结果不能真实、科学、客观、准确地反映出食品的微生物质量特性。现建议如下:

1)该标准应更确切的规定适用范围,并详细说明产品采集与样品处理的方法;

2)建议以涂抹法代替称样法来采样(忽略涂抹过程中的渗水因素)。涂抹法,是以面积表示检出率,更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出视频直接接触部位的微生物情况。称样法,是以质量表示检出率,换言之,该法反映的是与食品直接接触部位和非直接接触部位共同的微生物情况,与GB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的适用范围相违背;

3)确定涂抹面积、涂抹部位以及涂抹次数,具体产品具体规定(如包装箱、纸板等的采样面积和糖果纸的采样面积应有所不同);

4)建议参考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及GB18706-2002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屋顶包)中的采样方法;

5)原板纸属于食品包装用纸的半成品,还有进行进一步的成型加工,建议取消微生物检测指标和食品企业的微生物包装纸的指标菌,指标菌在环境中大量存在,包括所有的食品和食品用的包装容器,但是指标菌并不是都有害,但如果指标菌存在食品和食品包装纸中就意味着不卫生、不达标,就有可能导致病菌污染生长繁殖。指标菌比致病菌易检测和发现。根据指标菌的检出情况,可判断产品车间生产设备、生产工具、车间环境以及人员体表被污染程度;

6)建议在设立微生物指标时,考虑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的制造工艺和适宜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7)包装材料污染,包装材料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有微生物,由于塑料包装材料带有电荷会吸附灰尘,也会造成食品污染。

微生物可在产品中存活,在水分、氧气、PH值、温度适宜时能大量繁殖。使我们的产品成分发生变化,同时产生代谢产物。在上述的变化发生后,食品包装用纸对食品就可能出现变质、有异味、保存期缩短等,如果消费者使用了受污染的产品,可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甚至死亡。所以,对食品各种包装纸的原材料,以及生产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管。

1)严格执行各种卫生管理制度,服存管理,互相监督。工厂的卫生/CIP是最关键的。生产设备、工具的清洗、屋顶。墙面、地面、下水道的卫生管理,要落实到人,要有记录并定期检查;

2)生产过程中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控制手段。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卫生控制,强化每一个员工预防微生物的意识(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

3)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应按照要求更换工作服、工作鞋,进行洗手及手部消毒,防止由于工作人员因素造成微生物感染;

4)禁止一般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的工作人员互相窜岗,造成交叉污染;

5)禁止工作人员穿着工作服、工作鞋离开车间,防止在其他自然环境等地方携带微生物而污染生产环境。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文篇2

Abstract:SincethefoundingofnewChina,in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economyand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people'slivingstandard,thelotsofgoodsbegantobetransferredfromtheoriginalprepackagedgoodstoquantitativepackagingproducts.InSeptember6,1985,theNationalPeople'sCongresspassed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MetrologyLaw".Thequantitativepackaginggoodsisproposedasaveryimportantpartinit.InMay30,2005,inviewofthenetcontentofquantitativepackagingproducts,GeneralAdministrationofQualitySupervision,InspectionandQuarantine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ssuedMeasuresforthe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ofMetrologyofQuantitativePackagingGoodstoensuretheaccurateandreliablenetcontentofthequantitativepackagingproductsonthelegallevel.Thispapermainlyexpoundshowtoimprovethequalifiedrateofquantitativepackinggoodsinthemarketfromtheregulatorypointtomaintainpeople'sfundamentalinterests.

关键词: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管;合格率

Keywords:quantitativepackagingproducts;metrologicalsupervision;percentofpass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020-03

0引言

近年来,从国抽到省抽,定量包装商品的抽查在不断加大力度,但合格率依然不容乐观,而其中人为因素占了主要部分,而从省到市,监管一直没有真正有效的落实到过程中去。本文主要从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管的措施与建议,目的是为政府和监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不断提高政府公共监管部门监管的效果和效率,保障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1加强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监管

1.1提高企业对定量包装质量的认识

政府部门应主动向企业进行商品计量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包括《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食品法》等,从思想上、观念上改变企业的计量意识,督促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引入先进的计量器械;引导企业加强自我学习,同时组织公益讲座活动、研讨会等活动,让企业领导人和相关负责人认识到定量包装精确性对于企业信誉、企业品牌声誉的影响,以及违反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2提高企业定量包装和商品计量技术

1.2.1规范标注

商品标签管理应该放在企业的重要管理之中,标签也是企业产品的信息的重要标志,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给企业造成信誉影响,还会增加企业的产品质量负担。所以对于企业产品的标签管理,要安排专人管理,标签的相关数据要进行层层把关,必要时要组织专家进行审核,杜绝产品流放市场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1.2.2科学配备计量器具

不同生产企业因为产品的不同,需要配置不同的计量器具,但是不管何种产品的生产企业,在进行计量器具配置时,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计量法律法规来配备,而且也必须符合行业计量器具要求,同时要制定器具检定计划,做到定期校验,保证器具的准确性。

1.2.3管理好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管理是企业生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好,才能够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所以企业的计量器具不仅要配备齐全,还要充分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以此能够辅助生产,稳定产品质量。对于计量器具的管理,要严格按照计量器具管理规定执行,严禁超期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按期进行检定,发放合格检定证书以后才能进行使用。

1.2.4做好过程监控

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在检测的时候,JJF1070-2005内规定在一个批次里不允许出现2T的短缺量,根据批次的多少可以允许个别数量单个T的短缺,但是往往企业忽视了整个批次的平均净含量一定要大于其标注净含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质量的过程监控也是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设置质检部门,在不同的生产环节进行抽样检测,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都能够稳定,一旦发现质量隐患要立即处理,避免放流到下道工序中去。

1.3开展商品内含量不合格的分析讨论

对于在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应及时反馈,政府需起到主导作用,牵头组织学术专家进行分析,健全当地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体系,提升质监部门的工作水准。计量监管部门可以要求企业对于内部研讨会做汇报,并将其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加以报道,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1.4完善企业内部计量检测体系

企业的内部计量监督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的计量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定期培训,持证上岗,保证企业计量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从而强化企业的产品质量,如图1所示。

2完善政府对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管体系建设

2.1完善定量包装商品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2.1.1加强对生产领域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督检查工作

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管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工作,所以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断更新。所以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督检查工作要不断加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样检查法进行监督,保证监督检查工作的持续性开展。

2.1.2加强对计量设备和计量器具的管理

就计量器具的分类而言分为强检和非强检器具,对于强检器具来说,国家应安排专门的检测机构对使用单位进行检查,加强强制检定器具的管理;对于非强检计量器具,当地质监部门也不能放松监管力度,通过深入企业一线,对企业的在线使用器具进行查看,对于不合格的器具一律采取强制淘汰的手段进行处理,以保证使用的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2.1.3严格执行许可证发放与审查条件

定量包装商品的许可证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审批证件,该证件的发放有质监部门管理,所以在对企业进行许可证发放时,要对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管理制度、计量器具配备等管理要严格审查,如果存在计量管理不达标现在,一律不得发放许可证。同时要加强审查条件,任何企业不得通过私自关系或其他方式来逃避审查,从源头上控制生产企业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提高市场上的定量包装商品合格率。

2.2与企业建立互帮协议

政府部门赢主动健全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管理体系,积极向地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法律宣传,提高生产厂家的法律意识,同时组织行政部门进行产品抽查,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对于辖区内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厂家,应进行资料档案收集,引导企业引入先进的计量器械,运用科学的计量方式,将样本抽检的结果和信息及时反馈,对于不合格的情况,政府部门和企业自身要积极磋商,找寻原因,共同遏制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

2.3加强定量包装商品监管的宣传力度

2.3.1加强计量法律法规知识宣传

政府部门应积极向企业宣传计量法律法规,督促企业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通过举办培训会、座谈会等方式,提高企业质检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专业水准,帮助企业创建和完善管理体系,在生产中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政府可以牵头邀请学术水平高、专业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岗位指导,使得企业能够掌握计量器械的正确使用方式。政府部门应通过激励政策,对于净含量管理做得好、包装商品计量工作开展有效的企业进行鼓励,同时对于违法乱纪、存在侥幸心理、整改态度差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并通过媒体曝光的方式将这些企业公之于众。

2.3.2宣传推广“C”标志管理制度

对于信用评级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益出色、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指导工作,进一步健全其计量管理体系,并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实行“C”标准管理。根据我国的市场实际情况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具体数量,确定“C”标志的发放范围和发放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对于“C”标志企业可以进行质量认证,地方政府对于当地的“C”标志企业及其产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使得“C”标志的推广更具有市场效应,在企业中形成较强的影响力。

2.4健全问责制度

行政管理部门不光具有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管理权力,也有相应的管理义务,这就需要建立相关制度。

2.4.1健全行政问责制度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

完善行政问责,可以明确计量管理体系中各部门的责任,并通过将责权利三者结合的方式,提升管理力度。权责明确能够规范问责的主客体,明晰问责范围,健全的问责体系需要规定行政问责的主体,规定主体权限,例如出现问题谁进行问责、谁负责监督;规定行政问责的客体、规定客体职责,明确出现问题后的责任区分种类以及相应的后期追究;行政问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问责工作的开展,并明确可以问责的行为以及免于问责的行为,同时规定问责程序,做到有理有据,有条不紊。

2.4.2把行政问责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实施阳光问责

知情权是公民参与行政问责,进行社会监督的基础条件,公民只有获得对称信息,才能参与问责管理,因此政府的政务公开是行政问责工作开展的前提,民众对于政府行为的监督管理,能够对政府形成督促作用。服务型政府是当前国内外政府模式建设的趋势潮流,政府行政工作的不透明性,职能降低民众的政务管理兴趣,导致行政问责无从开展,这种行径不但会引发民众的不信任,也背离民主原则。公民参与行政问题,能够保证政府决策取得更好的效果,及时发现行政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或不足,必要时候可以追究相应责任者的管理责任。因此规范政府公开、完善政府公开制度,有利于民众及时有效地获得政府信息,也有利于政府部门提升管理能力,如图2所示。

3结论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国家的有效执法部门,属于执法部门中的基层管理者,如果该部门监管不力,那么不合格产品的最后一道防线将会突破,市场的不合格商品将会越来越多,那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就形同虚设。

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管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层工作任务,除了专业的稽查队伍监管以外,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需要群众进行监督。当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定量包装商品时,要提高警惕,认真查看产品的标签,对比出产品净含量偏差,如果偏差过大,要及时投诉或举报,从而扼杀不良商家的非法行为。通过监管和市场的自我发现,长此以往,定量包装商品市场的净含量合格率将会大大提高,我国的商品市场发展也会越来越稳定,公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初凯,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偏差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5).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文篇3

为了规范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工作,打击缺斤短两的计量违法行为,总局先后公布实施了《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但由于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计量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现象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某些地方或某些生产、流通领域问题还比较严重。为了进一步加强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加速建立健全计量监督管理机制,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是我国计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法制计量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计量监督管理力度,是今后计量工作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把加强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政府法制计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做好。

二、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跟踪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关于《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OIML国际建议第87号)的修改动态,按照新修订颁布的国际建议,研究修订我国《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规则》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使我国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

三、从源头抓管理。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组织对本行政区划内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及其计量管理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并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对计量基础较好的企业,指导企业建立并完善计量保证体系,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推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制度。对计量基础较薄弱的企业,要帮助其加强计量基础工作,建立必要的计量管理制度,配备与其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备,培训计量检测人员。对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根据企业需要,可直接为其提供计量技术支持,帮助其控制出厂产品的净含量计量合格水平。要加大向企业宣传计量法律、法规,特别是《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等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力度,使企业及时了解国家有关法规和相关政策,全面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提高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合格率。

四、强化对经销企业的计量监督和法制宣传。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大对定量包装商品经销企业宣传《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以及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合格“C”标志制度的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帮助经销企业全面提高计量法制意识,提高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正确标注的识别能力,全面了解国家推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合格标志制度的相关政策,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关。各地要把加强定量包装商品经销企业计量基础工作与开展价格计量信得过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定量包装商品经销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作为参与价格计量信得过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推动定量包装商品经销企业全面提高计量管理水平。

五、建立健全监督抽查机制。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实施两级制,即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计量监督抽查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省级计量监督抽查。总局负责组织和实施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计量监督抽查工作;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省级计量监督抽查工作。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的有关工作参照总局《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工作按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六、完善检测机构建设。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现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基础上,补充、完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装备和工作条件,建立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实验室(原则上不再另设机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实验室的考核、授权及其监督管理按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未经考核合格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实验室不得承担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及相关委托检测任务。各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实验室的监督管理,确保其计量检测工作科学、准确、公平、公正。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收集3篇) 】相关文章: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精选昆虫日记(整理2篇) 2024-08-12

[精选]成长日记作文(整理5篇) 2024-08-10

我的日记6[精选](整理3篇) 2024-08-09

校园生活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09

我的乐园作文(整理3篇) 2024-08-21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收集3篇) 2024-08-21

难忘的一幕作文(整理11篇) 2024-08-21